最近翻到一张老照片,我看得入了神,那是十年前的自己,加入昊华、来到新疆戈壁滩上的第三年,穿着十年前的冬季黑色棉工作服、戴着蓝色监理安全帽。那一天,戈壁滩下起百年不遇的大雪,自己还如孩童一般兴奋地去看雪。
弹指间已过十三年,是在昊华的十三年,是在戈壁滩上的十三年,是进入监理行业、亲自见证着从荒芜的戈壁滩到一座座现代化煤电盐一体化工业园成长的十三年,亦是见证着昊华从甲资质到工程监理综合资质、监理人员达到七百人直至走上石油化工行业翘楚的十三年。
每次项目上有新人来,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我都会在上班的路上,给他们上**堂课。
“这一套是60万吨电石,知道什么是‘电石’么?刚来的时候我都听成了‘电池’。”
“前面就是氯碱厂和电厂,当时我们来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戈壁。”
“再前面那个大烟囱,知道有多高么?210米!”
“前面就是我们现在新建的煤化工煤制甲醇了。”
“处事不惊 不骄不躁”一直是自己的座右铭,但是每次对着新来的大学生讲这绵延十公里的工业园区,我的内心还是感觉澎湃无限,就像看着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成长起来。家人给我的后盾、公司给我的支持,都让我心存感激;对公司的感谢,对家人的亏欠都让我坚持着必须把路走好。
少时初读《送东阳马生序》,不以为意,长大后才明白,别说读书太苦,那是我们去看世界的路。我曾经领着数学题错了8道的7岁儿子在50多度的天气爬上50多米高的筒仓,让他看他适合抹灰还是开挖掘机,回去后爆了一层皮的孩子至少知道了钱不好赚,开始认真写作业。
找工作时才读懂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正是我们在所谓的体面和生活之间反复挣扎的高台;进入昊华之前换来换去工作的艰辛,也让我能定下心性在这戈壁滩里扎根。人生好像就是这样,岁月匆匆如流水,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见已是书中人,可是回不去的何止是时间,遥远的又何止是距离?年轻时执着什么都不为过,成熟时放弃什么都不是错,历尽千帆,不染岁月风尘,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
不知是荒漠造就了胡杨,还是胡杨注定要与荒漠为伍,我也在戈壁滩坚韧不拔的成长着。十三年的监理历程,很多次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都咬牙坚持过来,感谢那个曾经坚持不懈的自己,更感谢公司领导的信任、支持、关怀和鼓励!